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新中国劳模印记】张训明:忘不了那份“消失”的职业

发布日期:2019-10-02 作者:邢楠 倪晨阳 俞振霄 阅读:13054

从惜字如金的电报到家家通电话,从电话线拨号上网到光纤宽带入户,从寻呼机、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通信方式和工具的演进映射出通州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城市的飞速发展。而1977年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的张训明,则是这些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摇把子”岁月

1968年8月,作为知青的张训明插队落户到当时的南通县三余公社。1971年1月,他参加招工,后来被分配到南通县电信局刘桥支局工作,当了一名话务员。

在很多人眼里,那时的话务员是个“金饭碗”,工作轻松待遇高,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上个世纪70年代,通信设施很落后,无论是市内电话、农村电话、长途电话,都要依靠人工接续,也就是“摇把子”。由于通讯线路少质量差,话务员接电话时如果出手慢一点,或者没听清多问两遍都要被埋怨。

张训明回忆说,当时整个刘桥镇电话用户数也就是四五十户,用户都是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3个话务员24小时轮流值班,第一时间接转他们所需的电话。

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各地都在“闹地震”。一天深夜,平潮镇误发了“临震警报”,别人都拼命向外跑,但张训明却朝话房“钻”,镇定地值守在机台上,解答用户询问,及时疏通电话。事后,有人问他“害怕吗”。他平静地回答:“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

那时,有些边远地区还没有通电话,电报就起了家书抵万金的作用。张训明除了做好话务工作,还要做好报务工作。他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电报码2500个。

百姓有了私人电话和手机

1981年,张训明调往南通县邮电局工作时,全县依然以人工接续电话为主,当时全县大概有90个话务员、20个报务员。

1989年,通州与瑞典一家公司签约发展程控电话,逐步改写了人工接续电话的历史,电话也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不过,为了弥补通讯建设费用的不足,百姓想装个电话,还要缴纳一笔初装费

张训明举例说:“农村的用户,如果要装个电话,假如这个中继杆路到他家里有一段距离,那么就要专门为他家竖杆子,这个就要成本了,因此最多的初装费要1万多元呢。”

1991年,家住城区的张训明自己装了个电话,还花了1200元。

上世纪90年代初,移动通信开始发展起来,把人们的生活引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BP机、小灵通、手机走进百姓,给人们的生活带了改变。

张训明说:“BP机实际上就是传呼机,有点像微信的雏形。”

小灵通有点类似现在的手机!”张训明说,“2003年,小灵通投放市场的时候非常红火,用户排队买啊。它价格便宜,贵的千把块钱,便宜的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BP机和小灵通因功能的局限性先后被淘汰,而移动电话手机则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发展迅猛。

当初拥有一部“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而现在的手机已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品。

现在的手机,不但价格便宜,款式也由‘大砖块’变得越来越轻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打电话,还有照相、录音、导航、网购、阅读等功能。”

100万到3个亿

2012年年底,张训明从通州电信公司退休,但他依然关心着通讯事业的发展,时不时地去公司转转。当他听说2018年,通州电信营业收入突破3个亿时,显得很兴奋。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们的局长开会时跟我们讲,南通县的营业额在全省几十个县当中排名老三,营业收入已经突破100万。去年,通州电信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3个亿了。”张训明感叹道:“从这个数据来看,电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闲下来的他,经常上上网,与女儿视频通话。他介绍说:“以前上网的时候还没有宽带,只有窄带,上网要靠电话拨号,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业务。2001年,通州商用宽带网全面开通。现在呢,又是‘铜退光进’,全区已经普及了光纤通信了。这是通信技术的一个质的飞跃啊。”

24小时轮班人工接续电话、滴滴答滴滴答“码电报”……这样的日子曾构成了张训明的青葱岁月,也书写了他的话务春秋。

张训明回忆说,他在电信行业工作了41年,在话务员的岗位上就整整干了10年。1994年,通州这个话务员的岗位就消失了。对于这个岗位,他很留恋很不舍,但他更喜欢现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捷生活……

采访手记:

80后”的我和2个“90后”去采访张训明,听他讲那些过去的故事

“90后”听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电话还需要人工接续时,“从通州平潮打个长途电话到上海,有时候从早上到晚上电话都打不通”(张训明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而“80后”的我,也只依稀记得,那时家里装个私人电话,出了一千几百元的“初装费”。

采访中,我们获悉:

1989年,通州与瑞典一家公司签约发展程控电话;

1994年,长途电信人工台正式拆除,结束了人工续接电话的历史;

2001年,通州首家商用宽带网全面开通;

2003年,通州“小灵通”开通放号;

2008年,CDMA移动电话业务正式对外放号……

这些变革,昭示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张训明干了10多年的那份“话务”工作消失。

其实,职业的兴替与历史的发展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

那些消失的职业,正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导致的。

仔细想来,社会的飞速变化也令百姓伸手可触。比如,若干年前,只有少数人拥有“大哥大”,现在百姓买手机已是寻常事。

我欣赏张训明对“新事物”持有开放拥抱的态度。他说,他留恋和不舍那份工作,但更喜欢现在的移动电话、互联网、4G、5G……改变,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邢楠  见习记者倪晨阳 实习生俞振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