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殷秀才:以文化自觉挖掘通州文化底蕴

发布日期:2017-08-31 作者:樊希萌 阅读:930


图为殷秀才正拿着放大镜查阅资料。樊希萌 摄

  【人物名片】

  殷秀才,十总镇张沙村村民,1938年生,1957年参加工作,曾担任十总镇文化站站长,在基层文化战线奋战了34年。1998年退休后,积极搜集、挖掘、考证地方史,先后出版了《留声》《留痕》《通州三百六十行》等专著,为通州民俗文化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品简介】

  《留声》,2010年9月出版,集中辑录了一批歌诀以及与民间风俗有关的《荷花盘子舞》舞曲等。

  《留痕》,2012年12月出版,详细记载了十总地区消失的地名行业、平民穿戴、大众饮食、风俗习惯、老镇钩沉等社会万象。

  《通州三百六十行》,2016年9月编印。记载了自明末至民国时期约400年的通州民间习俗,并将其归类汇总为农耕、渔猎、煮盐、餐饮等行业,以章节形式一一表述。

  【文化故事】

  见到殷秀才,满头白发的他身着旧汗衫,随身携带一只简易袋子,这袋子里装的正是他撰写的三本乡土文化书籍:《留声》《留痕》和《通州三百六十行》,共60多万字。

  说起为何写书,殷秀才说:“能够把一个东西记好写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也是写者最高兴的事。过去曾经有过的传统文化,我要抓紧记录,收集整理,要不就失传了。我们不做的话,下一代怎么知道这些。”

  为了尽可能地收集更多资料,退休后,心灵手巧的殷秀才就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前挂一块“退休不休息,没事寻事做”的牌子,走村串户找活干。他仅收材料费,不计工时费。在为农户修修补补的过程中,他就与乡亲们闲聊,请一些年长的人唱山歌、讲故事,碰到有价值的就掏出小本子记录下来。

  在殷秀才的房间里有一台电脑,连着一台打印机。“我用电脑写文章,《留声》里的曲谱我也会打出来,自己慢慢琢磨慢慢学。”说着,殷秀才拿出厚厚一沓底稿,“这是第一版、二版、三版……最终版,每本书都要修改好几个版本。”

  从收集、撰写、排版到出版,三本书花了殷秀才无数的时间和心血,也花了不少费用,这些他都自掏腰包,“我有退休工资,我这把年纪了,钱用不完,变成书留给后人,更有价值。”

  如今,殷秀才正着手他的第四本书,书名初定为《群英汇》。他准备用两年时间,将周边一些文化能人故事收集起来,通过介绍人物的趣闻轶事,来反映通州群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间艺术的传承。

  【好友评价】

  王能锡(殷秀才的发小、同学):“殷秀才是个对民俗文化有偏爱的人,有一次我告诉他,有个张姓老人90多岁了,会唱小曲,他立马就找上门去,采访了好多天,记录了不少。有些号子没词儿,他就将旋律记下。”

  黎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老殷与人为善,坦坦荡荡。他是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有担当,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爱钓鱼,我还记得他曾在钓鱼的时候被鱼拉下了水。”

  丁宪明(骑岸初中退休教师):“退休后老殷骑着自行车去帮人家东修西补,当时我还纳闷,文化人怎么去做工匠了,原来他是去积累素材了,现在想来,我真是佩服他啊!”

  朱达三(十总镇广播站原通讯报道员):“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殷秀才时不时有些稿费、奖金。有时站上经费不够,他就从里边垫付一点。电视刚兴起时,站上想购买一台,但是上级拨款有限,他就用奖金垫付了一部分。电视买回来后,天天晚上播放。”

  陶国良(通州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民间文化只能从一些八九十岁老人的记忆中搜寻,如果没人记录、整理,很可能就永远失传了。殷秀才的抢救性记录为通州文化底蕴的发掘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