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金沙小学五(2)雷锋中队跨越时空寻访“雷锋”(四)坚定接过“雷锋的枪”

发布日期:2023-03-03 作者:王云峰 徐艳梅 陈陆镐 赵克家 宋凯 阅读:1094

雪后初霁,天格外蓝,云分外淡——辽东大地,似乎换了个季节。

2月20日午后,五(2)雷锋中队6名队员的心情也异样爽朗——当天下午,要去雷锋叔叔生前所在连队参观,大伙儿甭提有多开心啦!

雷锋生前所在的部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荣誉的部队。走进“雷锋连”营地,楼顶上“当好雷锋精神的种子”一行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辅导员老师问队员们:“我们金沙小学的大楼上是不是也悬挂着这样一条标语?”同学们频频点头。走进“雷锋班”,正对门是196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授予工程兵某团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的班旗,年代已久,旗面陈旧,但“雷锋班”三个字历经岁月越发明丽。班旗旁边就是让人肃然起敬的“雷锋铺”,“雷锋班”叔叔告诉队员们:这是永远留给雷锋老班长的,他上铺总是班上的新战士。“为什么呀?”队员们很好奇。“因为这里距离雷锋老班长最近,可以更用心感悟雷锋精神,肩负起当好雷锋传人的重任。”队员们又一次频频点头。

修鞋机、理发箱、节约箱,雷锋读过的《毛泽东选集》、雷锋的日记……雷锋生前的遗物静默无语,但它们又分明在与队员们穿越时空对话,平时《雷锋的故事》上看到的就在眼前,队员的眼神里溢满了钦佩与崇敬。

在连队荣誉室,“雷锋班”学雷锋的累累硕果让这群小小少年的眼里放出了光芒。瞿思臣向“雷锋班”叔叔寻求答案:“你们是为了什么当兵?”应唐对部队生活很好奇:“当兵苦不苦?”戴子杰想当一名狙击手,他问“怎样才能百发百中?”……“雷锋班”叔叔一一给予耐心解答。队员们非常高兴:“谢谢叔叔,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这时,瞿思臣拉住一位摄影老师的手悄悄地说:“老师,给我和雷锋叔叔的照片合个影吧。”瞬间定格的照片也“定格”住了他的理想:“我长大后也要当兵,做个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走出荣誉室,日落西山,寒风潇潇。担心队员们不适应北方的极寒天气,“雷锋班”叔叔想取消队列训练活动,当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时,不料队员们齐声说:“我们不怕!”就这样,队列训练正式拉开:整理着装、抬头挺胸、整齐报数……敬礼。这可不同于学校里的日常训练,“雷锋班”叔叔中规中矩的指令、要求,几分钟后小手就被冻成了“萝卜条”,但队员们悟到了坚持、坚毅和坚强。“冷不冷?”军训结束,老师问道。“不冷,因为我是小雷锋”“面对雷锋叔叔,就是再冷我也能挺住”“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言语铿锵,行之切切。

队员们的出色表现让“雷锋班”叔叔很是欣慰,雷锋塑像前,“雷锋班”叔叔让大家“接过雷锋的枪”尝试真枪“上岗”。瞿思臣第一个站到了塑像前,在“雷锋班”叔叔的帮助下挺拔身姿、把稳枪杆、坚毅眼神。就在雷锋塑像前,金沙小学校长严永梅将锦旗、纪念册送给孩子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并聘请他们当金沙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班”叔叔回赠雷锋像,勉励队员们: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学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一世做雷锋,当好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到祖国大地上。

“敬礼!”“雷锋班”叔叔们齐刷刷的军礼互对着五(2)雷锋中队6名队员的队礼,一幅满满仪式感的画面随着相机的“咔嚓”声凝固在了“雷锋班”,定格在了雷锋像前。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营房歌声飘荡,挥手作别道安,踏上归程旅途,满眼星光灿烂。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三千里路云和月,“雷锋中队”寻与访。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金沙小学五(2)雷锋中队队员代表前往雷锋精神发祥地抚顺,追随雷锋足迹,感受榜样力量。一路所见所闻,感悟越发明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金沙小学用60年的实际行动为雷锋精神不断赋予崭新内涵,这次追“锋”寻访活动更是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学校德育的有效探索。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开展好学雷锋活动,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把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