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壮丽70年】张洪程:从通州走出的“泥腿子”院士

发布日期:2019-09-19 作者:樊希萌 王晓燕 阅读:1026

人物名片

张洪程,男,1951年2月生,通州西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张洪程长期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在作物栽培耕作轻型化、精确化、机械化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一场秋雨过后,扬州大学农学院里,清澈静谧。

  约好了上午9点的采访,张洪程院士8点就到了办公室。靠窗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科研资料,张洪程坐在桌前,阳光透过梧桐叶落在他的肩头,跳跃在花白的双鬓上。

  见到记者时,老院士用通州方言笑着说:“是我们通州的媒体呀,来的路上好走吗?”

  “顺畅的,从通州到扬州,两小时就到了。”

初心不忘

从朴素情感到自觉行为

  “我记得榆树皮最好吃,牵牛花的草根吃多了脑壳疼。”1951年,张洪程出生在通州西亭镇,回忆小时候,他多次提到“饿怕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岁月,大家吃不饱饭,只能去吃树皮草根,所以粮食、农业真的太重要了,我对农业有朴素的情感。”

  “1972年,我被推荐前往江苏农学院读大学,那时候的心情,就像是看到一道彩虹越过天空。”而当时,选择农学是组织的安排,“我以为就是学怎么种田,后来才发现这里面学问大着呢,还很有趣,慢慢地,学农成为我的自觉行为。”

  正因为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四十多年来,张洪程一直潜心致力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耕作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工作,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每年七八月份,他冒高温带领课题组成员到田头指导,一天要奔走三四个县市的基地。每下一次田,衣服就要湿透一次,有一次竟中暑在田头,但他在树荫下休息半小时后,又坚持赶往下一个基地。

  在农学院的告示栏里,有一段张洪程的院士寄语:1.01的365次方=37.78,而0.99的365次方=0.0255。

  “凡事都做百分之一百零一的付出,累积起来,必有大成。”张洪程用这个公式告诫学生和自己每天努力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的区别。即使是大忙的农业生产季节,他白天奔走田间地头,指导农技人员和农民,晚上还坚持到办公室,和学生就试验的细小环节反复沟通交流,力求规范合理;对学生写的每篇论文初稿,字斟句酌,力求科学严谨。

  如今,张洪程的足迹遍布苏、皖、赣等我国粮食主产区10多个省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是“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

使命牢记

扶植农民的腰杆

  “弯腰曲背在田间插秧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过去传统的水稻农栽方式,我们的科研方向就是不断探索让农业轻简化、高效化的新型耕作方式。”

  张洪程农业轻简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对准了传统插秧方式的转变。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江苏,农民沿袭了千百年的弯腰插秧劳作法被他研究的新型抛秧技术所替代。站立在田埂上抛撒秧苗,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秧苗成活快、产量高。如今全国仍然有1.2亿亩水稻田在使用此技术,特别是在机械化困难的丘陵山区被广泛使用。

  “农业是与时俱进的事业。”1986年,张洪程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组。作为江苏省“七五”攻关课题最年轻的主持人,当时只有35岁的张洪程责任重大。他率领项目组在全省各个农区做了大量试验,测定的数据资料放满了20多箱,分类装订成55卷。多年的开拓、耕耘、苦战,换来了重大突破。该研究率先在江苏不同农区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轮耕新体制,创建了简化省力、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1993年,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四十多年的研究生涯里,张洪程将全部心血付诸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在水稻轻简化、精确化、机械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促进江苏水稻单产在全国主产区拔得头筹,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这是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张洪程深以为然,如今他和他的团队又在无人农业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坚信农民不仅是体面的职业,还是一份浪漫的事业。”

乡音未改

为家乡农业发展支着

  出生农村,情系农业。总是不经意用“通州普通话”说“我们通州”的张洪程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情谊,家乡农业的发展,也一直牵动着他的心。

  近年来,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我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动设施农业建设,打造家庭农场和全托管服务组织。对此,张洪程连连点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张洪程看来,现代农业最终都将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来经营,因为规模化才能带来最大效益,激发农业活力。

  “地方政府除了在政策上进行大力扶持,还要重视农业人才培养,帮助职业农民提高经营理念、技术水平、制作工艺等。”张洪程从多个角度为通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支着,“还要丰富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比方说从产前开始,到育种、大田生产、粮食粗加工、深度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销售点,进行全链条的创新销售。”

  就如何让更多的农业人才走进通州、扎根田间,张洪程表示,一定要激发人才对于农业的热爱,“要树立典型,让大家看到,职业农民的劳动舒适度、精神层面的收获感等是非常高的,这样农业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大,人才也会走进来、留下来。”

  时间在采访中匆匆溜走:“欢迎张院士常回家乡看看。”

  老院士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每天都忙不过来,但我会一直关注我们通州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