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天工人巧日争新

发布日期:2021-06-16 阅读:1093

天工人巧日争新

——写在通州区创新发展暨南通高新区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大会召开之际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南通高新区的特色产业。随着展华电子、深南电路、生益特种材料等大批电子信息产业优质企业相继落户南通高新区,通州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产业生态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卑多敏 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更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今天,通州区创新发展暨南通高新区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大会召开。这是通州坚持“四大定位”发展战略,加快构筑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资源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创新智谷”的新部署,更是通州在奋进现代化新征程中,凝聚创新发展澎湃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建设的新举措。

犹可凭借东风力,扶摇直上青云端。对于通州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的南通高新区而言,这次大会的意义更为重大而深远。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可以预见,乘着大会的东风,一幅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园区的壮美画卷就此拉开!

作为通州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南通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原为通州经济开发区,1993年成为首批省级开发区,2011年由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南通首个国家级高新区。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科技服务试点园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孵化器”“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众创集聚区试点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南通高新区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聚力打造成为通州硬核区“第一支撑”、改革开放“第一窗口”、现代化建设“第一阵地”,奋力走在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前列。

创新已然成为引领南通高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2月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南通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第44位,较2019年上升7位,创历史新高。

硬核区“第一支撑”:创新产业聚起来

5月28日,福立旺精密零部件制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落户南通高新区。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为3C、汽车、电动工具等下游应用行业的客户提供精密金属零部件产品。

“南通高新区服务水平领先、创新生态良好、产业链条完整,公司对在通州发展充满信心。”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惠钧表示,此次在南通高新区布局新项目,是福立旺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招引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优选项目则是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近年来,我区瞄准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主导产业,强势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作为通州“1+2+N”产业承载体系中的“1”,南通高新区被时代和机遇赋予硬核区“第一支撑”的使命——集全区之力做大做强南通高新区,力争全省排名挺进前十五。

聚焦“一主一新一智”产业生态链,南通高新区优化招商机制,配优配强招商队伍,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利用上海、苏南产业优势和外溢效应,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中高端开展产业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持续加快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和高质量项目集聚,被评为“2020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去年10月,南通高新区与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创新联盟合作,设立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目前,产业园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已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入园。

据统计,南通高新区已有“一主”产业链重点企业32家,主要涵盖汽车铝压铸及上下游、汽车配件等产业。“一新”产业链重点企业43家,主要涵盖高端印制线路板制造及上下游、被动元器件、车用电子、芯片设计等产业。“一智”产业链重点企业超40家,主要涵盖智能电网、通用机械、专用机械、高端精密不锈钢等产业,“一主一新一智”产业集群渐成主力舰队。

改革开放“第一窗口”:创新平台搭起来

6月4日,全省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自贸办公布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57个重点开放平台名单,南通高新区位列其中。这标志着南通高新区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方面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创新需要“土壤”。南通高新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聚力构建产业孵化、技术研发、产权保护等创新载体平台和服务平台,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保障格局。先后投入超100亿元,建设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聚恒科技园等孵化器、加速器,创新载体面积超150万平方米,现已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孵育链条,并被省科技厅列为试点单位。

4月30日,落户南通高新区的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苏中、苏北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智能制造装备和现代纺织两大产业,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从2015年开始,南通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目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南通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为苏中、苏北首家。

围绕传统支柱产业,南通高新区引导“政产学研用”,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园区内,纺织丝绸研究所以突破现代纺织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强研发,获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船舶海工研究院与湖北海工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贝斯特船舶共同搭建开放式海洋工程研发平台,产值超亿元;现代建筑研究院以智能化管理和节能环保技术突破为重点,同步推进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筹建绿色建筑星级评定中心。

厚植创新土壤,高新技术企业竞相茁壮。目前,高新区48家高企入选“瞪羚企业”,3家高企入选南通市第一批科创企业培育库,沃太能源成为全市两家科创板上市培育企业之一。建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69家,企业技术中心48家,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研究生工作站26家。

现代化建设“第一阵地”:创新要素活起来

5月29日下午,南通高新区举行2021年第三期“高新大讲坛”,3位来自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的资深专家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吸引了园区相关产业链企业负责人、集成电路产业工作人员近300人参加。

江苏华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内第一家高阶存储控制芯片设计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开发。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庭育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不但掌握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还对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部署和整个产业链发展有了更宏观的了解。”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产业迈向中高端,必须让创新要素活起来。南通高新区围绕“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强化政策激励、人才集聚、金融支撑等创新资源要素保障,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

园区先后出台《南通高新区创新智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南通高新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南通高新区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科技创新载体孵化企业毕业管理办法》等政策,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服务保障等环节,构建“省市区有叠加,高新区再配套”的多元政策体系,全面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力。

人才是创新要素中最活跃的因子。南通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高度融合的标志性区域。近年来,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多名、人才科创型企业100多家。先后入选省“双创计划”66名、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106名、通州区“510英才计划”175名,为着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提供智力支撑。

科技金融为创新生态的打造注入活水。南通高新区探索建成涵盖创新创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较为完整的金融支持链,设立天使基金、担保基金、引导基金、创投基金及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18亿元,已出资额超40亿元。通过“科技+金融”模式,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96家,帮助企业获相关投资机构投融资以及人才贷、担保贷等近2亿元。“苏科贷”为罗化新材料、力普电子等69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超2.5亿元。

记者 樊希萌